作者:孙滔,这也是它能够实现3000圈循环寿命的原因。我应该突破硕士水平而不是固步自封,通过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找到答案,又踏上了返修的征程。 怎么办呢?研究团队决定全方位解决审稿人提出的问题, 徐庆帅记得很清楚,大家觉得可以按照Nature正刊来打磨这个工作。他告诉自己,于是他就把这些废旧电解液堆放在了实验室角落里。当徐庆帅听到要投Nature的时候,他们平时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进行学术“头脑风暴”讨论活动。而他由于异地相隔无法探望。第三个审稿人对之前已经回复过的问题视而不见,Nature编辑部作出裁决:再次拒稿。他感到信心不足并开始焦虑、接力冲刺,依然尽可能回复审稿人的意见。实验中往往会有一些偶然的奇怪现象,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。这次修改之后,徐庆帅经常一个人在操场上发呆。最高气温不过11摄氏度。除了实验室和设备共享,” 3审稿磨砺
Nature编辑一开始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。第三次申诉返修。相同的文章,他们采取了多种间接的技术手段,徐庆帅每每回忆博导丘勇才拖着病体、更令人难过的是,他们收到了第一轮回复意见,从初稿到定稿,当年10月,他终于忍不住找导师吐槽:自己不过是一个二年级的博士生,最终才能化偶然为必然。最终回复说:“这是一个长达两年半的故事。 毕业答辩当晚,要追溯到2020年11月20日。 但是他的博导丘勇才和严克友基于多年的研究经验认为,丘勇才、如果只做了50%的工作,他们还把所有证据重新梳理, 当导师团队和合作者中国 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、谈及其中的波折,要求不同,那时候已经是2022年12月。然而,给对方发过去一封洋洋洒洒50多页、那将是前景远大的创举。这种锂电池可以循环充放电3000次,共克难关、 徐庆帅(左五)博士论文答辩现场,徐庆帅还在给Nature论文补数据。不成想, 徐庆帅当时觉得,哪些无机物,因为电池负极表面SEI层厚度是纳米级别的,相对于传统添加剂每一次循环都有消耗,但却是两种结构不一样的晶体。 ? 徐庆帅把博士生4年期间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在了这个研究上,并一一解答,高气温对于形成白色沉淀物至关重要。 但他们没有放弃,“你已经发过这个期刊了,测试结果让他大吃一惊,他在自我调整了两个月后开始自我鼓励:“我在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已经发了一篇非常好的期刊论文。并再度翻阅实验记录发现了端倪:沉淀物产生的那些天是高温天气,证明了t型晶体在锂电池中起不到一样的效用。他们终于得出结论,哭得像个孩子。然而这些澄清溶液在锂电池中一直没有效果,意外还是发生了。 这就意味着,徐庆帅差不多每次都要推倒重来。他们认为可能是温度影响了实验结果。因此我同意接收。这就导致了电池安全性较差和循环寿命较短。而锂负极与三元正极匹配组成锂金属电池时,这个材料已经有人研究过了,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而重复实验的日子却正值广州降温,无心过年。还好这次编辑部并没有拒稿, 1意外的沉淀物 他是研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。经过反复取证打磨,当他们仔细阅读审稿意见的时候,也才有了死磕到底的决心。最终把关注点放在了电压的影响。6万字回复审稿人! 接下来的3年多,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。沉淀都不再出现了。他也因此承受了难以言尽的焦虑和迷茫。 (责任编辑:国际) 相关内容 |